Thứ Bảy, 29 tháng 4, 2006

相机进厂

上个星期的事情了,我的数码相机突然间失去了意识,完全没反应。第二天送去维修中心,再过几天收到通知,是机身内的电路板烧坏了。初步怀疑是机内某个部分的金属片还是螺丝什么的掉落下来而造成短路。至于为什么那金属片还是螺丝会掉下来,我怀疑是相机经受不了太多震动,譬如骑机车时,或是踏脚车经过颠簸不平的道路时。如论如何,我可不愿让相机就此长眠,忍痛花了800块钱来换一片新的电路板,而且还要等待三个星期。并警戒自己,下次如果听到相机里头有声响的时候别掉以轻心,那可能是大病前的预兆。

Thứ Bảy, 22 tháng 4, 2006

Feeling 音乐空间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常常去Feeling 音乐空间用茶和不插电的音乐来泡掉一个又一个的星期六夜晚。仿佛成为一种不经意的召唤,我去Feeling 音乐空间多是星期六夜晚,第二天没上班而当天清晨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的那种星期六。起初我以为这种召唤是地理因素作祟,毕竟我居住的地方离Feeling 音乐空间(一)只有5分钟的汽车距离。可是后来我也常去30分钟汽车距离外的Feeling 音乐空间(二),舟车劳顿,为的是记忆地图里向往的熟悉位置。所以我把那种召唤命名为亲切,我在亲切的时空里坐下,即是一次美妙的骚动,所有感觉归位:周末的休闲感、舌尖处的花草茶香、耳畔的甜美歌声、清亮的木吉他和弦、吉他手的从容指法、墙角的昏黄海报、桌上的铅笔和点歌单、甚至是人多时的喧闹声——象一朵花绽放,从此花香满室,我用记忆的某个角落好好眷养。
因素之二是同行的友人华哥,要不是他长久以来的结伴同行,远至subang jaya开车来到wangsa maju 接了我一块儿去Feeling 音乐空间的繁复流程,我想我也许不会听见这亲切的召唤。说起结伴,我突然醒悟自己鲜少一个人去Feeling 音乐空间,印象中也只单独去过两次,静静听歌静静写文章,回过神来对面的椅子却不见一个可以攀谈几句的对象。若有所失,我很快就离开了。早阵子去装修过后的Feeling 音乐空间(二)惊喜于吧台式的单人座位,也许以后我就可一个人去那边静静听歌静静写文章,吧台的单人座恰好可以容纳我淡淡的寂寞,面对墙壁我喃喃自语,转过身去看见吉他手的凌厉指法在空气中划过缤纷的涟漪。也许我就这样子写了一首诗,给隔壁座的女生。
都是想象而已,我还是悠然于熟悉的友人和我同桌聆听熟悉的歌手们款款唱着熟悉和不熟悉的歌。亲切的召唤内容必然也包括了熟悉的歌手,一年下来仿佛也辨认了他们的嗓子,美芝的甜美、忆诗的清丽、德强的飘逸、文全的醇柔。。。等等,我是那样子被宠的在唱机以外再次听见那些记忆柜子里头的歌曲,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重逢的喜悦。
同样的喜悦终将用完吧!美芝没唱歌了、华哥也不常来找我去Feeling 音乐空间泡一个又一个星期六的夜晚了、餐厅的菜单也将不停更换至也许有一天会剔除了我喜欢的花茶、也许未来的日子我去Feeling 音乐空间(二)时将看不见Dion的纤纤身影迎上来用最甜美的笑容招呼我们。也许慢慢的我会遗忘了召唤的内容。乘这些还没完全发生之前,我先备案。

*有两间Feeling 音乐空间 ,一在wangsa maju section 4,家乐福附近,一在sri kembangan ,南城广场附近。

Thứ Hai, 17 tháng 4, 2006

视角不同

我在Greg的部落格里读到:对于google,技术人视为成功的搜寻引擎公司,因为她以先进的搜寻技术起家。而商人们则视其为成功的广告服务公司,因为她通过获利甚丰的广告业务赚饯。这是视角不同的的结果,我是偏向技术人的视角,惊叹于google层出不穷的技术新观点之佘,却忽略了那些先进技术赖以滋长的平台—研发经费。研发经费是钱,而钱从哪里来?从技术的商业应用里赚取,或是出售技术的使用权,等等。得到的钱充做研发经费,如此循环不休,直到有一天所赚取的远远超过研发所需要的,那么这公司就算是上岸了,里头的人大可不必太过迁就市场地研发他们心目中的技术,或是收山享受另外的生活。那么google现在上岸了吗?她的股东们虽然因为高股价而致富了,那是目前的好景,google的前景还在海洋中,而且还有两只凶猛的鲨鱼(microsoft和yahoo)紧追不舍。当然google的舵手也不是省油的灯,而且google毕竟较得人心。此番战役,一个传奇的诞生和没落,永远交织一起。无论如何,此番阶段大多数人都会认为 google很了不起,所以不同的视角,其实也可以达致同样的结论。

Thứ Tư, 12 tháng 4, 2006

电影笔记 Gubra

我看了Gubra 后有种雀跃的心情,大约两个小时的影像盛宴里忘情的投入,熟悉又亲切的场景。对我来说熟悉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习俗文化,亲切的是导演切入此类习俗文化内容的手法,和视野,有容乃大。我喜欢那种温和的幽默,承接Sepet 的视角和思路,Gubra 一样有明快的节奏,轻松的枝节,幽默的点缀。比较不同的是这回故事不集中,分两条主线铺陈,可是其中心思想还是一辙。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遇见同样的人,发生同样的生活点滴。越来越喜欢yasmin ahmad 的电影了,
剧情体贴得让我这道地的马来西亚人身同感受,拍摄手法有趣多变,其幽默的程度返朴归真,印象中一幕马来女子买冰淇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这也足以表达出卖冰淇淋的小贩的典型市井味道,和马来女子玩笑间道出的心声。还有orked,惊喜于她越发长足的演技,我想也许yasmin ahmad的电影和orked之间将成为一种印记,互辅相成,继续进行以马来西亚为出发点的电影探索。电影收尾的不同宗教的相同祷告(其内容)一如她的风格,真诚又含蓄的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看完电影后的回家途中,我一直回味着。除了满满的幸福感(是的我看了好电影后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象上回看了The Tiger and The Snow后也有类似的感觉),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触。我喜欢看电影,遇到好电影更是绕梁三日。我喜欢得奖电影或众多国外的著名电影,但不固执。我想一部好电影的体验在于我的生命和电影里头的生命有无交会的地方。不只是人性上的交会,还有生活经验的、生长背景的和文化习俗的相容性,所以我很容易为一部不差的本地电影感动。譬如sepet,譬如这部gubra,如此贴近我存在的生活,如此温和真诚的提醒我周围的地方原本是多么富有人情味。所以我看到他们的拥抱时就哭了,多么自然。我看见他们宽容的对待彼此,我看见包容的笑容,我听见他说:别怕别怕。

Chủ Nhật, 9 tháng 4, 2006

人物地图 2 - Dion



广场的人潮不绝,我倚在中央栏杆处等待,视线里放肆的容纳着形形色色的人们,直到一个长发的女生从手扶电梯上来,转向和我背道的方向,化为亲切的背影往人潮里褪去。我赶紧拨通了她的手机,看着她一面行走一面拿起手机。“你转过头来就行了”,我说。
她是Dion , 博特拉大学(UPM)人力资源系最后一年,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读书之余在一间叫做“feeling 音乐空间”的民歌餐厅打工,我就是在那处认识了她。她深深的喜爱着“feeling 音乐空间”,。那边的气氛,那边的歌声,那边的同事,那边的歌手朋友,和那边的顾客朋友们,在她心里交织成绵绵密密的记忆网路,一种割舍不下的心情。每个晚上到“feeling 音乐空间”值班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在心底悄悄的惆怅着,毕业过后的生活是否还容许这份快乐打工的延续呢。
Dion 来自砂劳越的一个小镇,自三年前来到这个城市念书后就越发远离家乡载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今已习惯了都市的节奏和步调。她喜欢在偌大的城市里一个人逛街挥霍时间,如此带些寂寞的写意游走繁忙城市,在允许的范围内捕捉无穷的自在。譬如一个下午的咖啡座时光,或者一次感动的影像盛宴,她在喧嚣的表象底下寻获了自己心灵的释放。所以她不打算在毕业后回去家乡的小镇了,可是家乡的人却呼吁她回去,而且面对未来的路,关于这座城市继续容纳她的限度,还是她继续遨游此城的信念,她有点犹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她转过头来看见了我,笑脸盈盈。我从远处望过去,一个长发女孩,咖啡色发角卷卷披在胸前。白色背心着一件牛仔裤。右肩挂着一个棕色手提包,两个圆圆的银色耳环惬意的在她的耳垂下微晁,脖子挂着几串银制项链,其中一个挂着精巧的十字架。她向我招手,腕上的美丽手镯随着跳舞,也许还发出了铃当声响。我们迎向彼此,寒喧几句后走入邻近的越南餐厅。我们本就约好了午餐,这还是我第一次在“feeling 音乐空间”外见她。以致后来她在聊天间中哼起¨外面的世界¨这首歌时,我决定要把她写进人物地图系列里。
她说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学生,她对念书没兴趣,不常去上课;作业之类的,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才有推动力去做。"很感激同学朋友对我的包容和支持,让我安然抵达毕业的里程碑¨,她感激不已。这样看来她的未来应该不会往所读的科系发展,她欣然接受,带些懊悔的茅盾,她的科系多少限制了她在这座城市寻获喜欢的工作的机会。她其实喜欢设计,她想尝试平面设计,¨杂志社或许是我再出发的地方¨,她喃喃微语,说起设计的语气坚定,隐隐透出一股自信。
她喜欢唱K,把情绪借放在流行歌曲的旋律一点一点的释放出去,或以美丽旋律的感染力稀释自己的心情。她露出笑容,“就是很喜欢去唱K”,而我是这样子看见了她的雀跃。她说起她的众多朋友们,大学里的feeling音乐空间的网路上认识的,等等。
午餐进行得很顺利。
她有时低着头说话,徐徐说着一些生活上的点滴和心情的脉络,淡然得象是说着别人的故事。生活就是这么一回事啊,自已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在同一时空发生,重复,和交集。
终究午餐吃完了,她要在傍晚前赶回餐厅处理一些事宜,然后就是一天中最感充实的打工时间。她披上围裙,调整好餐厅的柔和灯色,笑容可掬为刚来到的客人奉上菜单。回到吧台处理客人的点单,吧台的同事忙不过来时会自己动手泡制客人点的饮料,珍珠奶茶熏衣草花茶香蕉船雪糕,利落的身影在桌椅的空隙间疾行,或送上饮料或传递点歌单或收拾刚离开的客人们留下的狼籍桌面。空闲的时候靠在吧台边听着歌手们唱歌,碰上熟悉的歌曲自己也轻轻哼着: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

人物地图 1 - Kamun




她是Kamun,道地马来西亚人把中文名字谐音成马来文的名字,可是这名字却不依标准马来文发音念,而是读做 “Kha-men”(拼音发声)。我记得第一次念她的名字时用一板一眼马来文发音,刚念完自己也觉得怪怪的,而其他人早已笑翻了。所以我好好的记住了这个名字,和其发音。说不定就是因为这点我邀请了她接受我的采访,成为我人物地图系列的开场白。

Kamun说她是一只小鱼。不过她没说鱼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我望着她的笑脸,想起那些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水里洇泳的优美姿态。Kamun 目前在拉曼学院念书,广播系第二年,这三个月间在我们公司工作,修industrial training的学分。她身形娇小,烫蓬的卷发恰如其分的裹住了小巧的脸蛋。看她着一双高跟鞋在公司里头如一尾小鱼疾游而过,当真可爱极了。

无论如何,小巧的只是身形,白羊座的她必然不只小小的未来期望。看她疾行如风,工作时敲打电脑键盘的飞舞手指,干净利落的处事;其小小身体里隐藏的爆发力不容置疑。譬如她在系里的指定分组作业时拍过一部短片《love & hatred》,说一个因爱成恨的故事。五分钟的长度,不许剪接不许后制,她一人就包办了导演和编剧,拍出来的短片得到系里老师和同学的极高评价。我问她以后是不是想当导演,她说毕业后再打算,如果往广播或电影事业发展的话,她会选择幕后制作的方向,导演或什么的,并无特意的喜好。
我听着她的话语,一个如此年轻的女生,还没确定扬帆的方向吧,未来深不可测,充满无限可能性。她即兴说起她未来的梦想。
“我要买一辆MINI Copper 轿车”,她说,“因为只有MINI Copper轿车符合我的审美观,和更基本的,坐在里头的驾驶座我看得见前方的马路。”
“我要开一家餐馆。温馨得象家一般的气氛。”她接着说,“大家都要脱鞋进入用餐,三两好友,或单身只影,等等,都能够愉快的享用好吃的食物。”
“嗯。。。毕业以后如果可以进入娱乐圈的幕后的话。希望可以成为周杰伦的保姆。”,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对了,Kamun最喜欢周杰伦,她拥有周杰伦自出道以来的所有唱片。打从周杰伦还没风靡世界的时候她早就慧眼识英雄,深深的欣赏起他的才华了。她说周杰伦的歌不只是表面的好听而已,其歌词的内涵和音乐的层次让她久久的喜欢着。我仔细听着,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自己对周杰伦的认识不深,也没好好听过他的音乐。

Kamun 继续吃着secret recipe的(我忘了她点了什么)蛋糕。我凝视这位可爱的小女生,根据她侃侃而谈的内容,勾勒出她的日常生活:上早课的星期三,她的闹钟准时叫醒睡得很舒服的她。她是一个履行充足睡眠的人,一天八、九个钟头的睡眠是最基本的。梳洗过后对着镜子上个淡妆,然后容光焕发的出门搭车上课去了。对了,早餐呢?她的起床-出门的时间算得刚刚好,没有早餐的空间,她也说多数不吃早餐,上了课后再和朋友们去午餐就是了。上课间的空档她多会和三两好友混在一起,聊天做功课,下课后还由余裕时间的话大伙儿也许会去看看电影逛逛街。她不在外头逗留到太夜,入夜时分左右她就在回家的巴士上了。回到家后的空闲时间她就扭开电脑,播放喜欢的歌,滑鼠双击MSN Messenger的图标,开始和线上的朋友聊天。偶尔有电影光碟的话就会窝在沙发里头看电影,如果隔天上早课的话就会很早上床睡觉,不然就会待到很迟才睡,一直到第二天午间醒来,拉开窗帘,满室光亮,新的一天了。

Thứ Bảy, 1 tháng 4, 2006

郊游纪事




当初小明说要去光之山骑脚车我还不知道那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只知道那是莎亚南(Shah Alam),山坡处,有树,自然风景。说起风景,想拍摄的欲望蠢蠢欲动,赶紧拉顽童一把,说我们要随行。
后来的阵容却是壮大,大家在成行前一天定案,四月一日说是郊游的节日。一行十人浩浩抵达光之山,也即是莎亚南农业公园。车子的停泊费一块钱,公园入门票是三块钱,好几位还没吃早餐的朋友们在入口处的小食档用餐n块钱。一切准备就绪,水壶,背包,相机和郊游的心情。我们各自租了脚踏车,捧着农业公园地图就一站一站往前踏去。不记得最后一次骑脚车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当天再次坐在爬山脚车坐包上,双脚循环踩着踏板,脚车往前疾行,随着速度的增加小腿和大腿的运动弧度持续划过一个又一个的周圆。风声在耳边划过,我穿过记忆的时空,中学时期每个傍晚从家里踏脚车去学校跑步或打篮球路途中听到的风声。脚车轮胎磨过柏油路面的声响渐渐远去,我把右手边的牙盘拉下,踏板登时变紧,我越踏约快,双手紧握把手,身子向前倾,把头放低,屁股挪后,风声在耳边划过,多么熟悉的速度。
农业公园的地势起伏不平,公平的提供快速又轻松的下坡路段,也少不了斜斜上升的上坡路段。于是我们走走停停,推着脚车缓缓走上坡,再翻上脚车顺着下坡紧贴风声疾行。这样子走过了每一处景点,休息时谈笑风生,或其乐融融合照。不说疲惫的双脚,不说烈日当空,这次郊游真的愉快。

之二
当天的点滴都在miminypd 的部落格交代清楚了。他们虽然对骑脚车的体力要求不胜负荷,却得以坚持下去,最终大家尽兴而归。

说说摄影。这次我多捉拍朋友们的一举一动,没什么拍摄风景(其实当时的时刻和天气都不是我理想中的,所以不拍),除了四季屋之内的春天花怒放让我忍不住拍了好些花卉的照片。除此之外,就是经验之谈了:踏脚车背着摄影包是很痛苦的经历,我说的是单肩挂的摄影包,譬如我的Lowepro Stealth Reporter 300AW。斜挂肩膀把包包放在背后,肩膀承受的压力太大,酸得不得了。反过来把包包顶在脚车座包前的支柱,即不稳定又影响双脚踩脚车的动作。最后我干脆右肩背起包包,一面踏着脚车让右腿循环擦过包包,或一手顶着包包,一手握着脚车把手。这次郊游令我益发觉得双肩背包的重要性,Lowepro CompuRover AW将会是我的目标。再者就是闪光灯的问题了,这个一直是我的困扰,E-TTL系统在我的300D总会根据对焦点决定曝光量,所以一旦用中央对焦点自动对焦过后再重新构图而把中央对焦点偏移主体的话,闪光灯的曝光亮就不准了。虽然说我可以用闪灯曝光锁定,但这不适合用于人像的拍摄,要根据构图调整对焦点的话又嫌麻烦。我想这也许是我想换另一台数码相机和闪光灯的理由,无非为了E-TTL2系统。









郊游










nypd 拍了什么来?


mimi多么开心!

Bài đăng phổ biến